查看原文
其他

摸清长江家底 助力脱贫攻坚——地大倾力服务长江经济带建设

【小锤君按】1月29日,《楚天都市报》以《摸清长江家底 助力脱贫攻坚——地大倾力服务长江经济带建设》为题,用整版篇幅报道我校在服务国家战略、支持长江经济带建设、助力脱贫攻坚的风采和作为。以下为报纸版面全文:

摸清长江家底 助力脱贫攻坚

地大倾力服务长江经济带建设


2020年12月19日,探月工程嫦娥五号任务月球样品交接仪式在京举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肖龙教授作为科学家代表,参加样品交接仪式。肖龙教授领衔的行星地质团队经过十年探索,为嫦娥系列任务成功研制模拟月壤、绘制采样点地区地质图,为嫦娥系列任务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基础地质支撑。


近年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双一流”建设,积极为“上天、入地、下海、登极”提供人才和科技支撑,以特色优势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出了突出贡献。



上天入地 服务国家战略


建校以来,地大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坚持弘扬“谋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观,着力解决区域、行业乃至人类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以多学科协同创新体为核心,积极与政府、科研院所、自然资源、生态环境行业等合作,全方位搭建了一系列科研平台,打造了一批战略决策智库。
学校围绕自然资源与环境领域重大需求,大力推进地球生物学、地球与行星物质科学、地球化学、构造地质与地球动力学、资源与能源的形成机理与定量预测、地质钻探与地球物理探测、地质环境与健康、土壤-地下水污染防治、矿山修复、地质灾害防治、国土空间规划与整治、地学信息与地质遥感等领域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先后建成“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三峡库区地质灾害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筹建 “沉积盆地与能源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地质环境修复国家技术创新中心”“长江中游地质环境监测国家野外科学研究站”等国家级重要创新平台;建立了“自然资源调查、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等监控信息平台”;开展了智能地质装备研发,打造自然资源行业“国之重器”;聚焦全球变化与区域响应、极端天气与地质灾害、珠宝及贵金属智能制造关键技术等领域,建设了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和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在环境生态监测与修复技术攻关、地质灾害监测与防治技术攻关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地学长江计划” 摸清长江家底


党的十九大报告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列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为践行这一理念, 2017年,地大启动实施了“地学长江计划”(长江流域地质过程及资源环境研究计划),提出从地球科学视域系统地认识长江、研究长江。“地学长江计划”总投入经费10亿元,分三个阶段推进。
“地学长江计划”首席科学家、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谢树成介绍,“地学长江计划”将围绕长江流域深部过程、表层系统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开展系统研究,摸清长江流域的资源环境状况与承载能力。
2018年,该校金振民院士带领“地学长江计划”团队成员,赴三峡库区、神农架大九湖等地开展了第一次联合科学考察,启动了12项重点项目、23项面上项目和区域引导基金47项。
近年来,学校在面向长江经济带,特别是长江中游设置重大科学研究项目的同时,还专门为武汉市地下空间、资源承载力和生态发展等设置了专项研究项目,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科技支撑。围绕“地学长江计划”,学校近年投入5000万元,直接参与研究人员近200人,积极推进产学研用协同,全方位提升自然资源科研服务能力。
2020年12月7日,“地学长江计划”重点项目结题验收。经过第一阶段(2017-2020年)实施,“地学长江计划”逐步实现了面向长江流域科学研究的人才汇聚、资源汇聚,在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和地方经济绿色发展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
校长王焰新院士表示,“地学长江计划”是学校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重要举措,也是学校提升服务国家发展战略能力,创新重大科研项目组织机制的实验特区。进入第二阶段(2021-2025年),“地学长江计划”将成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重要载体,建设地球科学领域国际知名研究型大学的重要力量,展现学校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名片。

定点扶贫竹山、施甸 

带动超万人脱贫致富


学校在竹山县援建的食用菌生产基地



党委书记黄晓玫(右二)察看小河村电商工作室



校长王焰新(左)仔细查看扶贫手册


在决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脱贫攻坚这场战役中,地大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指示精神,按照教育部党组、湖北省委部署,承担了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两个点的定点扶贫任务及滇西应用技术大学的对口援建工作。
为助力竹山脱贫,2015年学校党委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扶贫攻坚领导小组,实行党委书记和校长双组长制,组建了竹山精准扶贫工作队,严格执行干部包保制。党委书记黄晓玫、校长王焰新多次赴竹山县调研指导精准扶贫工作(如图)。
秦古镇是竹山县的绿松石矿产大镇,小河村是绿松石核心矿区。长期以来,村民靠捡矿渣增收,不少土地撂荒,难以改变贫困面貌。
该校珠宝学院院长杨明星教授,是知名的珠宝专家,更是奋战竹山一线的扶贫能人。他从2005年起,就多次前往竹山,进村下矿摸情况,推动当地政府科学发展绿松石产业。2018年5月,学校珠宝学院提出并牵头起草的《绿松石分级》国家标准获批颁布实施。2020年,杨明星团队参与制定竹山县“十四五”绿松石产业发展规划。
五年来,学校先后选派4批11名干部教师进驻小河村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在定点帮扶竹山县的过程中,学校充分发挥学科及资源优势,在支持绿松石、特色农副产品产业发展、地质灾害防治、生态安全、教育帮扶、生态环境保护和乡村振兴等方面精准施策、精准解难、精准扶智。经过校地多年共同努力,绿松石产业成为了竹山县第一大支柱产业,直接带动了5万人就业,全县1.1万人因为绿松石产业而直接脱贫。2020年,竹山县退出国家贫困县行列,脱贫摘帽。
2019年9月,学校被教育部确定为新增定点扶贫直属高校,定点帮扶云南省施甸县。该校专家组深入到施甸县何元小田坡等5个化石点进行实地考察,对古生物化石进行野外勘查与标本采集工作,以此查清全县古生物资源家底,挖掘科研价值,推动当地地质旅游产业发展,促进县域经济持续增长。
“学校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断构建和完善社会服务体系和多元服务平台,以服务社会为己任,践行高校责任担当。”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党委书记黄晓玫表示,69年来地大薪火相传、奋斗不息,为国家培养和输送30余万名优秀人才,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和自然资源行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文丨肖杨 陈华文微信编辑丨毛国樨
审核丨魏海勇 王俊芳


地大更多资讯欢迎关注:

地大新闻网 voice.cug.edu.cn中国地质大学新浪微博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抖音(CUG1952)学习强国“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号
央视频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号中国教育发布客户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号今日头条“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号腾讯视频“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号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融媒体中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